查看原文
其他

菠萝包、椰子鸡、夜烧烤…通关复常后,24小时尽享“大湾区生活圈”!

凤凰卫视 2023-05-01
大湾区“一小时生活圈”又回来了!

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已过100天,大湾区“一小时生活圈”重回现实:一早来香港和亲友吃一颗刚出炉的菠萝油包,再去位于西九文化区的M+博物馆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逛一逛、走一走,晚上再回到深圳吃椰子鸡、夜烧烤……

港深也掀起“反向代购”热潮,大陆奶茶零食成消费新宠,身在香港的朋友们也能尝到内地的美食……

两边民间互动频繁。随着小长假到来,香港西九龙高铁站内已是人山人海,“复兴号”“动感号”高铁复运至今,运客已超300万人次……

1

无数曾每天往返于深港两地读书的小朋友,也终于可以离开在线教学的屏幕,回到真实的课堂。

在香港读小学五年级的周子轶,深港口岸暂停服务期间,一直在深圳家中上网课。口岸恢复往来,他也终于能够回到校园里,与久未见到的同学、老师们见面。

周子轶从深圳家中前往位于香港上水的学校,需时约一小时。从2017年开始,他就一直在这条路上来往,直到新冠疫情的出现令深港通行受阻,也让他好久没有走过这段道路。

在家上网课,家长需花费更多心思教育孩子,学校也想方设法为跨境学童创造更好的远程教学效果。根据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的一项调查显示,在口岸暂停服务的影响下,仅2021年,平均每间受访港校流失12名跨境学生。

不少跨境学童选择转学至深圳本地学校,通关前夕,有社福机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,超过9成的跨境学童会在恢复通关后回港继续就读。

凤溪第一小学校长 朱伟林:
“基本的硬件准备、课程准备和活动的准备,都让我们欢迎我们的同学回来。作为一间有跨境学生学校的校长,通关让我们恢复正常。

2

通关至今,回归的不止是学生,更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。2月初,特区政府推出“你好,香港”大型全球宣传活动,从3月开始向全球旅客免费派发50万张机票。


与之相对应的,有意愿来港旅游消费的人数出现明显增幅趋势。旅行网站数据显示,香港旅游搜索热度骤升近4倍,飞往香港的机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.5倍。在全面通关的第一周,来自内地的访港旅客占近七成。

通关初期,内地各地的出入境办证大厅迎来人流长龙。根据2月中旬的香港旅游指数显示,免检疫通关的一个月后,香港日均客流量超过3.6万名,恢复到2019年的24%,日本在向游客开放的三个月后恢复到51%,新加坡则恢复至40%。

香港旅游发展局总干事 程鼎一:
“不论是2018还是2019年,我们在全球位于前列,是最多旅客选择过夜的地区。”

恢复全面通关42天后,内地访港游客首度突破10万人次。通关给香港带来的不仅是人流回归,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。

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 范婉儿:
“旅游业是香港四大经济支柱行业之一,每增加1元,为就业带来的动力远比其它行业大。”

3

访港旅客数量上升了,随之呈现的却是旅游业承接能力的种种不足。全面通关后的第一周,一个多达3000人的内地企业访港团因导游、旅游巴及司机人手不足,改为即日往返港深。3月中旬,更发生了来港旅游团的团友因餐厅人手不足,不得不站在街边用餐的情况。


香港特区行政长官 李家超:
“想好的办法出来令旅游发展可以持续,令旅行团任何成员经历都好。香港亦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城市,我们欢迎旅客到来。”

目前旅客由陆路往返深港,有深圳湾、福田、罗湖、文锦渡、莲塘等口岸可供选择,其中,莲塘口岸是恢复通关以来全新启用的旅检陆路口岸,也是香港目前唯一一个实现“人车直达”的口岸。

在恢复全面通关后,莲塘口岸首周的出入境旅客为7.8万人次。作为货客综合型口岸,自2020年货运通道启用以来,莲塘口岸承载着中港运输载货“东进东出”的使命,司机从莲塘口岸过境前往粤东,可免去在深圳市区通行的时间。

莲塘口岸启用两周年时,已有70余万辆货车从该口岸通行。在2022年初香港第五波疫情期间,莲塘口岸一度暂停车辆往来,在疫情趋稳恢复通行后,司机需“循环”运输。

三年,足以影响一个行业的生存状况,也能够影响一个小孩的成长轨迹,好在一切都已过去,货车重新上路,学童再进校园,生活恢复正常…烟火之气,徐徐而归。

4

2023年2月6日,内地与香港全面通关首日,总出入境人次达28万,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罗湖口岸有6.4万人次。通关首月,罗湖口岸出入境人次超310万,占深圳地区口岸出入境客流量的33%。


在罗湖口岸附近,有一列快递营业点,两地游客过关后,会选择就近的快递点,将购买的商品寄给亲朋好友。在罗湖口岸外经营了七年快递点的刘国云,见证了口岸停止服务对周边商业的致命打击。

快递营业点经营者 刘国云:
“‘封关’期间,这里真的是蚊子苍蝇都没有飞过。”

罗湖口岸是深圳历史最久的口岸,过关即可到达的罗湖商业城,与罗湖口岸深度绑定,这座落成于1994年初的商场被称为“港人北上第一站”,最高峰时期日均客流量曾多达5万人次。

出生于江苏,在上海学做裁缝的印锦余,在香港回归之初选择入驻罗湖商业城,见证了罗湖商业城的鼎盛时期。

西装定制店经营者 印锦余:
“这里通关之后第一站,面对着香港人,过来的人很多,那时候人太多了,排队两三排,一个人做很多衣服,我们价格太优惠太便宜了。”

罗湖商业城的客源主要是香港顾客和经香港来到内地的外籍人士,但深港其他口岸的开通,令过关的消费人流被分散,罗湖商业城的消费热度也经受着影响。

此外,随着深圳的商业开发重心从罗湖区向福田区、南山区转移,从香港前往深圳的消费群体有了更多选择。加之三年的往来中断,罗湖商业城的商户们面临着愈发沉重的打击。

西装定制店经营者 印锦余:
“罗湖商业城疫情期间97%、98%的铺子全部都关了,我们这几家做衣服的人才开着,撑着。我们是通过其他的渠道做国内人的生意。没办法,那时候没有客流量,所有的铺子都关掉了。

印锦余是罗湖商业城中努力而幸运的,他的女儿为他的店铺开设了社交媒体账号,这家西装定制店转型成功,许多年轻人慕名来到这里定制西装,但更多的商户在三年间因为客流的断崖式下跌,无奈离开了罗湖商业城。

西装定制店经营者 印锦余:
“这三年很难熬过来,从一个老板,现在再出去打工,很辛苦。”

罗湖商业城的位置,如同古道上的驿站,是过往民众歇息的必经之处,提供消费方便。它所处的经营困境却也反衬着深港两地民众来往的逐步便利,消费水平的日渐升级。

5

人流恢复往来为商家带来客流,更带动了内地与香港之间资金、数据、信息等要素的加速流动。2月6日全面通关当天,逾300人的南京代表团赴港举办投资推介会,是全面通关后的首个内地赴港招商团,签约金融项目总额近80亿。


上海、深圳、河南、四川等省市也紧随其后。与此同时,香港也在向内地寻求发展机遇。2月23日,香港特首李家超访问广州和深圳,这是他上任以来,首次到访大湾区城市。

香港贸易发展局 研究总监 范婉儿:
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2年发表的全球创新指数,深圳、香港、广州这个科技集群是连续第四年位列全球第二,为什么会这么好呢?因为大湾区不单有科创水平,也有很完善的产业链,可以将技术商品化、成品化。”

6

随着通关逐步深入,除了政府层面的交流,民间层面的往来也早已蓄势待发。2月12日,通关后的第一个深港青年交流团抵达深圳市南山区。交流团的团员是来自香港的各界青年,他们已经三年不曾踏足深圳的土地。


思思是这次深港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之一,多年来,她时常组织内地与香港的交流活动,但碍于口岸停止服务导致的来往不便,类似的交流团只能停滞,随着通关的顺利实现,民间实体交流终于得以恢复。

思思的另一重身份是这家孵化基地的创始人,四年前从香港来到前海拓展港企孵化服务,创办了办公空间服务平台。通关后,人流、物流、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恢复流动,在她的孵化基地得以呈现。

元朗青年协会主席 李启立:
“作为香港的年轻人,凝聚一帮不同的、有兴趣的人一起去实地视察,扩展视野,分享信息,我们希望在这里把握机遇,发展自己的公司、发展自己的事业。”

2023年,恰逢香港SARS疫情暴发20周年,同样在2003年,为抢救后SARS时代的零售业及旅游业,特区政府与中央商讨开放内地旅客赴港自由行计划。开放“自由行”后的10年间,内地旅客为香港增收3462亿港元。“道路通,百业兴”,在新的后疫情时代,来往便利仍是香港在发展牌局中的“大王”,东方之珠,魅力依旧。

主编:徐英铭
编辑:丁筱
今日视频推荐:

  大家都在看  

·尹锡悦开启访美行程,会否再次“不计后果说话” ?如何评估影响?丨凤凰观察
·“美国已经怂了。我们不会忘记,不会原谅。”
·美记者赫什再爆料:大量西方援乌武器流入黑市,西方知情却无作为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